
正文信息
康复之路,成就更好的自己
康复不仅是一项任务和计划,而要真心面对患者,帮助他们回归健康状态的乐观和自信。
由于帕金森的影响,十年前,陈先生出现左上肢远端不自主抖动,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、僵硬,并且症状逐渐加重,波及左下肢。6年前他的右侧肢体亦出现同样症状。走路慢,小碎步,起床迈步转身费力,两侧症状不对称等症状在他身上明显表现出逐年加重的情况,三年前开始卧床不起,随之伴有站立头晕、吞咽困难、饮水呛咳、大小便失禁等问题。为了提高自身生活自理能力,于是来到我院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。
陈先生患有帕金森,骶尾部压疮,由于长时间的卧床,四肢关节活动度及肌力下降,双侧跟腱挛缩,日常生活无法自理。
康复计划:四肢被动牵伸提高关节活动度,主动辅助训练提高陈先生肌力。嘱咐陪护按时翻身,防止创面进一步扩大,预防坠床。
对于长期卧床的人来说,后遗症、并发症便会接踵而来,此时,康复治疗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对于陈先生的首次康复治疗,我院治疗师给予四肢主动辅助活动与四肢肌力,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,加强肌肉耐力。根据陈先生的恢复状况和自身情况,之后的治疗中,治疗师增加康复内容,给予卧位下康复训练,基于肌力、关节活动度和耐力训练基础下,增加平衡协调训练和呼吸训练。
整个康复过程,治疗师、家里人和护工都给予了高度的关心。家里人用米自制沙袋帮助陈先生做更好的牵伸锻炼,护工每天摇高床头给予他从卧位到坐位的过渡阶段,治疗师每天陪伴身边了解他的身体状况,鼓励倾听患者心声做好心理疏导和康复计划的调整。原本消极的陈先生在所有人的帮助关怀下,振作精神,积极主动做康复。
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需要一步一步扎实往前走。
康复介入初始,陈先生情绪低落悲观,训练时也不配合,一直诉说我动不来,不会好的。但是在治疗师每天的鼓励下,在康复情况一步一步变好的过程中,在放松和信任的氛围中,他看到了康复带来的自身身体的改变,每天积极做康复,主动与治疗师交谈,关心自己的康复计划,坚持不懈做康复。
在患者的配合下,后期的康复中,治疗师开始进行双桥训练、翻身训练、上下肢和腹部肌力及手指灵活度训练,增加双踝关节蜡敷,通过超声波治疗改善血液循环,调整站立姿势及站位平衡。
持之以恒的专业训练,陈先生的双侧膝关节活动度均有了明显的改善,从可抬升床面从1厘米到3厘米,从一个人静坐3分钟到10分钟,从可自主翻身到可以床边站立,从床边站立3分钟到可以一个人扶持下站立10分钟,从双腿左右前后迈步到一人扶持下步行,从无法自主进食到可用勺子进食,他取得质的飞跃。
陈先生还将继续康复锻炼努力做到生活自理,康复之路,成就更好地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