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正文信息
“小病不下床,大病不转院”——国家热倡的 “医养结合”养老新模式,宁波华信医院&颐养园堪称典范
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“推进医养结合,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”。如何让医养结合真正落地,让养老院的老人在享受幸福晚年的同时,及时得到医疗服务?宁波华信医院&华信颐养园的“医养结合”新模式应该可以给出答案,在践行的一年多时间里,他们不仅获得了业内的认可,更是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。
给养老院配套了一个高标准的二级综合性医院
“我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,以往去医院复查配药是常事,特别是需要住院治疗的时候,很难马上有床位,家人只能干着急。直到住进华信颐养园,就不一样了!”85岁的刘奶奶入住华信颐养园已有四个多月,医院就在同一幢楼,就像是给养老院建了一个二级综合医院,安心晚年唾手可得。
宁波华信医院&华信颐养园地处鄞州区下应北路500号,两者融通一体但又相对独立,设置总床位600张,其中前期医疗床位和养老床位各300张。宁波华信医院是按综合性三级医院规划设计(按二级综合性医院标准运行),配备了如美国GE1.5t核磁共振、GE64排螺旋CT、美国GEE8E9E10彩超等医疗设备,聘请了三级医院的知名专家、各学科带头人,开设了老年医学中心、神经康复中心等40多个科室,大大解决了老人看病难的问题。
“小病不下床,大病不出院”,医养结合模式完美呈现
纵观甬城,能把“养”与“医”在体制、机制上直接紧密融合起来的。其中,可作为典范,在宁波率先真正实现“医、养、护”结合的,当属由港商独资企业华信投资有限开发公司投资4.5亿元的宁波华信医院&华信颐养园。华信医院有个“医养护一体化”服务团队,颐养园的老人有了健康问题,医护人员、护理人员、相关职能科室会全体联动,及时处理。
华信颐养园还配备有老年活动中心棋牌室、乒乓球室、游泳池等设施,可提供管家式服务。两者完美融合,优势互补,实现了“大病不转院、小病不下床”的新时代真正的医养结合模式。特别是身患多种慢性疾病,入住颐养园的老人,在华信医院办理家庭病床,由中级以上的医生及护士提供每周三次巡诊,即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,又减轻老人及子女的经济负担,同时也控制医保资金浪费,更重要的是提高老人的生活舒适度。
荣膺2016年度“中国医院竞争力·医养结合机构32强”,宁波独一份
专家表示,真正的“医养结合”不仅是看病配药,还要为老年人提供充分的健康保健服务、完善及时的医疗服务以及专业系统的康复护理服务等,华信就做到了这些。在2016年,有权威机构收集了全国符合“211”标准的医养结合机构进行排名,“2”是指同时拥有“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”和“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” 两证;”1”是指两证上的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;“1”是指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位于相同或相邻地址。同时根据医疗技术、资源配置、医院运行、学术影响力、品牌诚信等指标体系,评选出了“2016中国医院竞争力·医养结合机构50强”,宁波仅有华信医院(华信颐养园)一家上榜,位列全国第32强。
长护险定点机构,符合条件的病人每月可补贴1200元
住在华信医院专护区的徐大爷72岁了,对于华信的“医养模式”也是赞口不绝。徐大爷因患脑卒中造成肢体功能障碍,生活不能自理。在其他医疗机构治疗,虽然大部分医疗费用从医保基金支付,但高额的护工费成为了家庭的负担。转到华信医院后,经专业的医生评估,提供了一对二的生活照护,徐大爷只要承担100元/天护工费,且经市人社局评估,获得了长护险补助资格,享受40元/天的补助。徐大爷在华信医院的治疗过程中,即享受了专业的医疗服务,又减轻了经济负担。治疗四个月后,徐大爷病情稳定,转入华信颐养园养老,有专科医生定期观察其健康状况,继续享受政府提供的长护险补助。
今年年初,《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方案》试行,对于海曙区、江北区及鄞州区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(不含住院医保人员),因年老、疾病和伤残等原因导致失能,经过180天的治疗,经评估符合重度失能标准,生活不能自理而需长期护理的人员,可享受由宁波医保基金支付的40元/天的护理费补贴。宁波华信医院和华信颐养园,正是首批长护险定点机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