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·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- 正文信息
正文信息
宫颈癌元凶——HPV
作者:华信医院 发表日期:2018-04-18 来源:华信医院
宫颈癌为妇科恶性肿瘤之一,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,位居全球第2位,宫颈癌为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。现已证实,宫颈癌是由一组中文名称为“人乳头瘤病毒”(英文human papilloma virus简称HPV)感染而引起的病变。
HPV这个家族包括了100多个成员(亚型),根据其致病力的大小,HPV又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:
低危型的HPV亚型主要由HPV6, 11, 40, 42, 43, 44, 54, 61, 70, 72, 81, 108 等亚型组成,主要引起生殖道肛周皮肤和阴道下部的外生性湿疣类病变、扁平湿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,与宫颈癌联系相对没那么密切;
高危型的HPV亚型主要导致宫颈癌的发生。 HPV16 及 HPV18两个亚型属于首恶之徒,在宫颈癌的个案中,70%以上的宫颈癌是由于感染HPV16 和HPV18这两个亚型后导致的。除了HPV16 和 HPV18作为首恶之外,31, 33, 35, 39, 45, 51, 52, 56, 58, 59, 68, 73, 82等亚型也与宫颈癌的发病关系密切,同属高危型HPV。
人一生中感染HPV机会有多大?

据一项综合研究显示,在细胞学检查正常的妇女中, HPV 的感染率为 10.2% ~ 40.0% ,调查发现,25-54岁已婚妇女生殖道中高危型 HPV感染率为9.9%。说明在妇女当中感染过HPV的不在少数。

绝大多数女性的HPV感染为一过性,80%的感染者会在8~12个月内自然清除。但仍有10%~15%的患者持续感染,进而可发展为宫颈癌,只有持续性HPV 感染才考虑治疗。
HPV感染持续存在1~ 2年可引起轻微病变;发展到癌前病变需9~ 10年; 癌前病变再发展到浸润癌需4~ 5年。即从 HPV感染开始至发展为宫颈癌的时间约为15年。
多项研究结均表明,高危型 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进展的重要原因。对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研究发现,99% 以上的宫颈癌有 HPV 感染,其中 HPV16和18型的感染率最高,占 70%以上 。
但宫颈癌病例中90% 以上是感染了HPV!用个通俗一点的比喻,不是每个喝了酒的人都会醉,但醉酒的人肯定喝了酒!
感染HPV的3个高危因素
1、 性行为
性行为是促进 HPV 感染及宫颈癌发病的最重要的因素。性行为直接为患者提供了接触到HPV 的机会,高风险的性行为包括:无保护的性行为、多个性伴侣及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。
2、个体免疫力
个体免疫力低下是促进 HPV 感染的重要因素。机体免疫缺陷使患者不能及时清除已感染的HPV,增加了 HPV 持久感染的可能性。
3、年龄
年龄是促进 HPV 感染的又一个重要因素。处于结婚年龄阶段及第一次生育年龄阶段的女性更易感染HPV,以 35~44 岁年龄群体的 HPV 感染者数量最多。
感染HPV是致宫颈癌的唯一病因,那么如何预防感染HPV及宫颈癌发生呢?

宫颈癌的诊治包括预防、早期发现、诊断(包括早期诊断)和治疗。由于明确了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可导致子宫颈癌的发生,目前在全球开展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防治,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。
一级预防,即对青少年女性,在被HPV感染前及时使用预防性HPV疫苗,以从源头控制子宫颈癌的发生。

二级预防,即开展子宫颈癌的筛查,将无症状的或有患子宫颈癌风险的高危妇女筛出,对发现异常结果的妇女,进一步检查、诊断和治疗,把病变阻断在癌前期或早期癌,其目标是减少甚至消灭晚期子宫颈癌,降低死亡率。
一级预防接种HPV疫苗疫苗适用人群
目前国内二价与四价HPV疫苗已注册上市:二价HPⅤ疫苗(16、18型),四价HPV疫苗(6、11、16、18型)
二价疫苗在中国注册,适用于9岁~25岁的女性群体,完成整个免疫程序共需接种三针,分别在第0、1、6个月。
四价疫苗在中国注册,适用于20岁~45岁的女性群体,完成整个免疫程序共需接种三针,分别在第0、2、6个月。 二价宫颈癌疫苗是科学家们本着“首恶必办”的宗旨,针对HPV16 和 HPV18两个为非作歹的首恶之徒而研发的生物武器。
四价宫颈癌疫苗可预防更多的HPV感染,不但可减少宫颈癌的风险,还可以预防男女性常见的性病皮肤病,预防作用更加广泛。
应用宫颈癌疫苗预防宫颈癌,应根据自己的年龄,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种类进行接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