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正文信息
专家解说 | 导致失眠的身心因素
——六院心理科 李祖晟 失眠从程度上区分,可以分成失眠现象(身心状况)、失眠症状(身心困扰)、失眠症(医学临床)等三种类型表现。因为导致机理相同,后面的讨论统称为睡眠障碍的失眠问题而不加以细分。 以下是失眠最常见的病理变化 1. 身体系统性兴奋和松弛作用在睡眠过程中节律失调,无法完成从日间工作兴奋状态到夜间睡眠休息松弛放松状态的转变; 2. 身体对睡眠器具的主要工具“床”与睡眠行为本身呈现异动反射调节过程,本该在思睡困倦后放松入睡,反而让身体平躺于床上起了维持兴奋或清醒状态的反常联系; 3. 阻碍睡眠联想(阻睡联想)的负性自动思维模式成为新的不良夜间思维习惯,与身体神经兴奋一道,维持了清醒状态的持久存在; 4. 同样的或者惯常的环境刺激、心理压力、社会事件,不但成为失眠的诱发因素,也是维持因素,成了“放不下、想不开”的负荷,也成了“提不起(兴趣)、迈不开(行动)”的借口; 5. 身心轴内分泌失调、神经反射失衡等身体医学变化,成为自我保护、无法突破的安慰工具。 从以上五条里面,我们大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失眠三元素:睡眠单元碎片化、睡眠效率不足、睡眠时长不足所表现出来的辗转反侧睡不着、易惊早醒睡的少、多梦迷糊睡的浅、贪床身乏无精力等等临床表现,都可以形象地以二种常见健康问题演示。那就是肥胖和骨折,只不过是思虑过度的依赖性肥胖,和解决睡眠不佳力道不足的自发性缺钙骨折。 比如失眠可以表现出 1.失眠的人思虑过度(满脑肥肠?); 2.思考的内容如赘肉,有需要但太多(肥胖臃肿); 3.真正闭眼睡着的时间不足(瘦肉精肉少); 4.能够很快睡着的力量没有了(骨力不足); 5.看似可以睡觉的能力尚存,但是有力使不上了(骨头已经断了外表还有型); 6.赘肉多很苦恼,骨头断很痛苦;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失眠三核心也还是在讨论上面的问题: 1.睡眠效率和睡着时间双不足; 2.睡眠维持能力不足,身体清醒或兴奋状态打断自然睡眠进程; 3.身心疲惫呈“反动式自动循环”,该睡不睡、该醒不醒。 这样,岂不就是与肥胖和骨折的情形相似?不仅如此,解决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的失眠困扰,同样延续着解决肥胖骨折的常见思路: 1.思想转变与思维瘦身; 2.骨折保护与营养强化愈合; 3.提高解决动机和决心(解决依从性问题); 4.强化合作与协议作业(相当于骨折后锻炼)。 如果大家都有减肥成功的经验,都明白骨折后打石膏做手术补钙锻炼的益处,对于失眠问题,又有什么难以解决的呢?减肥与打石膏不就完事了吗…… 所以,美式认知行为疗法体系CBTI就是用五种疗法达到睡眠肥胖减肥和睡眠力道骨折的愈合问题。